党政办公室 | 首页 | 领导机构 | 制度法规 | 公开目录 | 依申请公开 | 监督投诉 |

图片新闻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图片新闻

北京市政府、中国社科院共建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特大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

发布时间: 2012-09-03
 

                                              
                                                     洪峰和武寅代表北京市和中国社科院签署框架协议
       92日下午,北京市副市长洪峰和中国社科院副院长武寅分别代表北京市人民政府(以下简称北京市)和中国社会科学院(以下简称中国社科院)在北京国际饭店签署框架协议,决定共建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特大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以下简称研究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党组副书记、常务副院长王伟光,教育部副部长李卫红,中国社会科学院党组成员、秘书长黄浩涛,北京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市教工委书记赵凤桐等领导出席仪式。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党委书记柯文进主持会议。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党委书记柯文进主持会议
此次在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和中国社科院相关研究机构的长期合作基础上共建研究院,旨在充分发挥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的学科优势和特色,与中国社科院共同开展协同创新活动,进一步整合力量、凝炼方向、形成优势,更好地落实教育部“2011”计划,更好地为北京市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作出更大贡献。研究院确定的首批协同创新方向涉及特大城市形成机理、发展战略、产业形态、人口与民生、安全与治理等领域。
根据共建协议,北京市将积极支持研究院更加广泛地参与首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在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理论研究、培养国际高端人才和解决中国特色世界城市实际问题等方面加强对研究院的政策支持,并在科研经费、科研条件改善、人才引进等方面给予支持。中国社科院将鼓励并支持院属相关研究所和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各联系学院建立学术平台,针对特大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开展深入合作研究。
校长王稼琼首先致辞。王稼琼指出,研究院是依托首经贸国家重点学科和两个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CBD发展研究基地和北京市经济社会发展政策研究基地)建立的独立研究机构。近年来,研究院以国家和北京市的需求为导向,充分发挥研究院的学科优势和首都区位优势,形成了特大城市发展战略、特大城市产业形态、特大城市人口与民生、特大城市运行安全管理等较为稳定的研究方向,很多研究成果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及北京市主要领导的批示和转化为北京市的政策,为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首经贸长期和中国社科院保持密切的学术合作关系,以经济研究所为代表的中国社科院众多研究所与学校进行了多方面、长期的合作关系,举办了众多的高层论坛,展开了各个方面的深入研究。北京市政府与中国社科院共建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特大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对于研究院是极大的关怀和支持,也是研究院面临的新的机遇和挑战,学校一定不辜负教育部、北京市政府和中国社科院的期望,潜心研究、协同创新,扎扎实实地做好特大城市的经济社会重大问题的研究工作,在相关领域里做出应有的贡献。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王稼琼校长致辞
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所长、党委书记裴长洪在致辞中指出,长期以来,首经贸和中国社会科学院众多研究所有很多的合作关系,包括进行合作的课题研究、举办论坛。在共建研究中,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将贡献研究力量,和首经贸在这一领域的研究中共同探讨,在北京市和中国社科院领导的关心指导下,把这件事办好。
                                                     
                               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所长、党委书记裴长洪致辞

        中国社会科学院党组副书记、常务副院长王伟光指出,当前北京市的经济社会发展正处在腾空的地平线上,支持北京市经济社会发展,为北京市提供智力支撑,是中国社科院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任务。中国社科院要充分发挥学科齐全、人才集中、综合研究能力颇为丰硕,以协议的签署为起点,依托研究院,紧密结合北京的资源和区位优势,深入地开展学术研究和交流,研究解决北京作为特大城市的社会发展的重大理论和建设问题。同时,中国社科院也将积极推动更多的项目合作,为北京市科学发展提供有效的智力支持,相信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中国社科院与北京市的合作一定更加广泛和深入,研究院必将结出更多丰硕成果。
                                                    
                                                   
   中国社会科学院党组副书记、常务副院长王伟光讲话
         北京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市教工委书记赵凤桐在讲话中指出,北京市第十一次党代会明确了全面推进首都科学发展、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的战略任务,这不仅需要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更需要理论界、教育界的积极参与。中国社会科学院学科齐全、人才荟萃、研究成果丰硕,与北京市联系密切,合作广泛,这次与北京市签署共建协议,必将为北京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提供更大更多的智力支持。首经贸在成立研究院以来,在特大城市形成机理与治理模式、经济发展、人口与民生等方面进行了持续深入的研究,在为首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理论支撑、政策咨询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签署共建协议为首经贸提供了新的发展契机,希望学校要积极把握、科学规划,加快改革发展,继续坚持以提高质量为核心,走有特色、高水平内涵式发展道路,努力适应北京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的需要;继续坚持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探索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在扩大社会合作、完善科研评价体系等方面积累经验,形成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和机制;继续坚持以服务社会为己任,充分发挥学科优势,积极开展关键技术和重大现实问题的应用研究,推动产、学、研结合,不断拓展合作领域,形成更多更有价值的成果。
                                                  
                                                    北京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市教工委书记赵凤桐讲话
         教育部副部长李卫红提出,签署的共建协议就是北京市落实胡锦涛重要讲话精神,与中国社科院组成了一支创新团队,我们期待着这支创新团队在全国起到示范和引领作用。李卫红还指出,“2011计划”把协同创新机制作为重点建设,突破高校内部和外部的体制机制的壁垒,促进创新组织从个体封闭方式向流动开放方式转变,从而提升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的创新能力。北京市与中国社科院共建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特大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研究院,就是整合优势力量,实行强强联合,体现了国家地方发展需求和学校优势的紧密结合,必将会促进大学的培养人才、知识贡献、社会服务与文化传承创新起到重大的推动作用。李卫红表示,共建协议的签署必将给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希望学校牢牢把握好这个难得的机遇,改革创新,顺势而上,不断开创工作的新局面。一是要培养更多高素质财经人才。二是要促进学校学科的内涵发展。三是要不断提升社会服务水平。四是要着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希望首都经济贸易大学走在前面,做出表率。希望学校以此次共建为契机,树立科学的高等教育发展观,坚持优化结构、强化特色、注重创新,走以质量提高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努力提高办学水平,为国家和首都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教育部副部长李卫红讲话
据悉,出席会议的教育部领导还有社会科学司司长杨光、副司长张东刚;中国社科院领导还有副秘书长、科研局局长晋保平,办公厅主任施鹤安,人事教育局局长张冠梓,财务基建计划局局长段小燕,国际合作局局长王镭,经济研究所所长、党委书记裴长洪;北京市领导还有市委教育工委常务副书记刘建,市教委主任姜沛民,市社科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史秋秋,市教委副主任付志峰;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的领导有副主任姜培茂。原南开大学副校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召集人、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特聘教授逄锦聚,原东北大学副校长、教育部公共管理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特聘教授娄成武,美国德克萨斯A&M大学终身教授、中组部“千人计划” 入选者、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特聘教授李奇,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孙善学、杨世忠、王文举、郝如玉、丁立宏、王传生、朱玉华等校领导,党委常委、校长助理孙昊哲,校长助理高闯及部分教授代表、各单位正处级领导出席签字仪式。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电视台、光明日报、科技日报、北京电视台、北京日报、北京青年报、新京报、中国社科院报、中国社科网、新浪网等14家中央及市属媒体进行了现场采访报道。